2023全国两会中的煤炭“声音”
时间:2023-03-11 | 标签:煤炭
近年来晋陕蒙在推进煤炭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老旧车辆更新淘汰、超载超限治理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建议加大铁路专用线建设政策支持力度,全面开放铁路专用线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市场,强化各部门工作协同,加快规划项目的核准和落地;加强建设资金保障,加大财政税费优惠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增强企业建设意愿。
推进矿区场站运输车辆新能源化也是减少煤炭运输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需要研究制定老旧车辆淘汰补贴、新能源车辆便利通行和差异化收费政策、公路沿线及矿区场站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补贴政策;同时,鼓励矿区场站等短距离运输使用新能源车辆,减少柴油货车运输,降低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
建立公路大气污染监测预警机制,加强运煤专线及主要路段大气污染监测、监控和管理;引导集装箱或封闭式运输,加强矿区场站运煤车辆管理,减少因撒落和扬尘造成的环境污染。
全国人大代表,潞安化工集团常村煤矿综掘一(2)队党支部书记、队长张世丽:
煤矿从业人员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和工作条件差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采掘一线的人员工作艰苦,时刻面临急、难、险的工作环境。由于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工作状态,导致作业疲劳,既影响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也对企业安全管理造成影响。建议适时调整煤矿井下艰苦岗位津贴。
随着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综合考虑井下劳动强度、工作时间、作业环境等因素,适时调整煤矿井下艰苦岗位津贴。另外,在目前煤矿一线职工享受全国统一带薪休假政策的情况下,建议增加煤矿一线职工带薪休假天数和外出疗养的机会。在国家对煤矿职工的退休政策有所倾斜的前提下,建议煤矿井下
过去,煤矿生产采用爆破采煤、三轮车运煤;如今,智能化采煤改善了工作环境,减少了人工作业和污染,实现了精准化采煤,提升了采煤效率。2022年,山脚树煤矿完成原煤生产计划的114.4%。
贵州省煤炭储配工作起步较晚,各方对煤炭储配基地建设的理解认识还不够深入。目前,贵州省尚未投入运营的大型煤炭储配基地,煤炭生产、消费和贸易企业依托各自资源、交通、区位及铁路专用线优势,形成小规模零星存储集群。
高质量发展煤矿基础产业,是能源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需要,是推动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需要,是深入实施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更是今后“黔电送粤”国家战略的需要。因此,我建议加大对贵州煤矿高质量发展政策扶持,加快六盘水市煤炭存储基地建设,打造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
我能为工友做的事最急切有两件,一是替工友们完成“收入水平再高一点”的愿望。就像徒弟宫东期盼的,能把基层矿工的现状反映上去,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点福利待遇。
二是随着煤矿采掘机电设备的升级改造,对工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懂技术很难在矿区立足。目前矿区高技能人才还是短缺的。
近几年煤炭企业的利润回升,部分从业人员薪酬待遇有所提高。未来煤炭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本出路还是靠改革、靠创新,拉长延伸产业链条,挖掘煤炭消费新热点,找到新的增长点和盈利空间。
一个人的本领再强,也是有限的,大家的技能水平都提高了,企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今年两会将持续关心一线职工冷暖相关内容,尽全力为大家办好事、做实事。